2021年3月24日星期三

絕對價值 vs 相對價值

世界上是否有絕對價值既野?不論其他野既價值高或低,絕對價值都不變?我發覺應該冇。物品冇,貨幣冇,社會地位冇,連每個人既身份角色都冇。以我有限知識,所有事,物和人都冇。所有野都只係有相對價值,沒有絕對價值。

投資上都不用多講,價值都係相對。如果唔係,就唔会時刻價格不斷變化。事情也是一樣,對同一件事既價值觀,經歷了某些其他事情後,可能也会改變。例如在小時候學音樂覺得這藝術好有意義,但出來社會一段時間後,發現揾錢有意義D,音樂價值相對低了。

不過最近也發現,自己與身份角色上相同的其他人比較時,價值也有變化。當某君覺得其他人表現不佳,某君對自己評價会提高。自己自問近排沒有大變化,理應自己既價值應該沒有大變化。我認為應該係某君"發現"了我某些價值,所以我既評價忽然高了。就像價值投資人發現了某股票在市場上被低估。但如果某君明天覺得其他人比自己表現好呢?那明天我的评價也會相對降低。

可能這就是資本主義下,看人和事的必然現象。

在物理學上有绝對溫度,在絕對0度下所以粒子停止運動,係有定義。温度有絕對,但我諗價值只有相對。



2021年3月22日星期一

無知

自己最初接觸期權,係因為自己不懂分析正股既價值是否合理。所以用期權SP當作“安全邊際”打算去入正股。因為前幾年都係咁升市,所以幾本上係接唔到貨。久而久之,已經當期權係投資,而不是工具。之後有了自己一段時間在期權的統計,開始了自己的策略。這策略運用了幾年包括遇上2020年頭及月頭既大波動市况,都算有正回報。雖然自己策略做到有90%赢錢,只有10輸錢,但10%輸錢金額也不少。就今年賺既同上年年尾賺既錢,今個月輸曬。

除了金錢,幾個月花在投資既時間當然冇了。其實自己也有些目標想達成,呢個月自己在想,花了心力和時間在投資[賭博]上不是很值得。而且自己也給投資控制住,真可笑。

其實勝率高既策略有個盲點,就係以為自己策略完善,忽略了輸既時候輸幾多。以為自己可以控制止損,但其實係唔得。如果策略上確定性偏高,但不是100%確定,有時候就會掉以輕心,非常危險。

對於自己高估自己有能力控制止損,其實係唔得,其實就係無知。

賭大細(不計圍骰),買大或細,出現机会率各50%。如果賭10次,買10次大,嬴既机会係5次既机会不一定係100%。或者諗買10次大,不一定赢5次,可能係又可能唔係。那麼買1000次呢?買10000次呢?理應越買得多次,勝率或者越接近50%(只係我估計)。如果这推論正確,最開始買大既幾十次理應有可能連續輸錢。投資人如果唔係無限资金,在賭大細赢就贏$1, 輸也輸$1既情況下,也有可能玩幾十次大細就已經沒有錢了。

不確定性,或者接近肯定但不是100%確定的赌局,風險始終存在。相反如果有100%確定,那麼就不會有賭博,因為不會有對家。

在不確定性存在既情況下,我估認為自己無知比較有利。



2021年3月2日星期二

現金流倉(15)

 2021.2.28


NAV: $193.86 (including $32.15 cash input, 17% increase) 

Total portfolio: $184.36
Cash: $9.48

Dividend + interest: $0.03
Realized option: -$3.76

Total passive income: -$3.73 (~-23.07% p.a.)
二月尾股市大調整,加入支金增持指數基金,對我來說市場恐慌,只有指數基金可以令我安心不斷加倉,越跌越加,而且可以晚上訓到覺。亦都係指數基金可以99%安心應用Dollar cost averaging 方法入市。
三月一日收市,總倉位價值亦回復到二月中水平了。





2021年2月25日星期四

資產價值

我係一個普通到不可以再普通既打工仔,即係隨便在街上揾,都一定揾到類似我嘅一般人。

所以在我眼中看到既同理解既資產,應該同大部分人理解既差不多,都係物業,股票,債,貴金屬,貨幣等等。而且對這些資產既看法應該也差不多,例如物業比較穩定,股票比較波動,自己身處地既貨幣最穩定等等。

前幾天,新經濟股大跌,舊經濟股升市。我自己持有部分新經濟股,所以這幾天心裡想法有些改變。亦都使我諗一諗價值的觀念。

我持有既Tsla大跌,其實係唔係我理解錯誤呢?Tsla價值冇變,只不過係美金這幾天相對這股票大升。係美金急升。但我自己覺得這股票前景冇變,只不過係美金因為10年国債既Yield 升左,所以急升。估計美金應該也會再升多少少,所以用Tsla買入美金。昨晚10年国債Yield 回落少許,於是"止賺"美金換返部分Tsla.

整個過程,雖然都係賣出Tsla,  之後再在低位入Tsla, 但係想法有所不同,心裡壓力也少了一些。


2021年2月17日星期三

Long option 的策略 ( 檢討)

上兩個月開始用改良板的long option 策略,本來成效不錯。但到今個月long option既正股横行及回調,unrealized profit比上個月少了不少。其實同持正股心態有些類近,都係很難分辨幾時平倉。但係long position 又多一重考慮就係有時間既限制。要在指定時間內決定行使或平倉,其實都係短炒正股。

相反short option 既表現在同一正股下非常好,但short options 既profit唔夠 cover long option既unrealized" loss" (其實都唔係loss只係賺少左) 。

似乎要熟習long option既實際操作還有一段距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