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2月17日星期五

恐懼與貪婪

 恐懼與貪婪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。由我們作為BB到我們大個變成成年人,我們都要面對。如果是有投資,这人更加要去面對。

恐懼可以話學習中必要的原素,而且係另人最快學懂一件事的方法。有小孩的人就知道,如果有個小孩玩电制,最快令他不做这危險事情方法就係立即罰他,使小孩產生恐懼,那麼下次小孩就不再玩電制。如果沒有人罰这小孩,小孩玩电制觸电,如果未死的话,他也會因恐懼而學懂。

因恐懼而學習效率比較高。其實我們香港教育就是這樣(其他国家我唔知道),學生做工課,重点放在有冇寫錯字,計錯數,答錯題。只要有扣分制度,就会產生恐懼。恐懼(不想被扣分,不想被老師,父母罰)令學生努力学習。出來社會做事情況也是一樣,恐懼(不想被炒, 不想被上級訓話,不想被別人否定自己存在的價值)令員工努力工作。這恐懼机制雖然效率高,但须要不斷輸入恐懼,或者要輸入一個足夠大既恐懼,這個人才可以繼續做好做對事情。試想下,如果学生学習好像在幼稚園這模式,不用計分,快樂學習,我估有大部分学生就不會學習自己不喜歡的学科,有些学生什至乎乜都唔識,整體学生的成積可能比較參差。出來社會工作的人大部分人也許不會这麽努力,整體公司輸出会減少。

至於貪婪,我想大家都明白,如果沒有它,全世界將會停止運作。貪婪這词太負面,或者稱它為理想,目標,獎勵。我細女對跳舞有興趣,因跳舞令她覺得自己可以好叻。說穿了也是貪婪机制的運作。因為她想得到獎勵(令自己多D自信), 所以不用逼她,她自己就會去跳。出來社會也一樣,我身邊有個朋友他興趣就是設計,他工作也是设計,他熱愛他的工作,所以他在他的公司做得很成功,又得老闆歡心。

總括來說,在我們都想做好事情的大前提下,恐懼机制效率高,而且大部分情況都須要,也要不斷輸入恐懼。相反,貪婪机制效率就不太好,適用情況也較少(我上段舉的例子對大部分人應不是普遍現象),但一但進入貪婪机制,基本上不须要再輸入,因為這個机制係一個正回饋机制,自己可以一直loop。